幾年前吃過一次法式餐廳,卻不是個深刻的回憶。口感、菜色、店家、甚至是店名 我全忘光了!!唯一記得的是明明有更優惠的吃法,為什麼要花冤枉錢吃飯Q3Q
但受邀來吃了德朗後讓我完完全全對法國菜有了信心,如果想要有視覺和味覺的雙重饗宴,德朗不會讓人失望。
人家是部落客,我是背包客。How to say? 因為我以為搭公車在步行一下就可以到,結果真的太小看google map了,我穿跟鞋走了快20分鐘才成功抵達德朗。為什麼說是成功?!因為路途中沒什麼建築物,有些偏僻,加上黃昏了旁邊停了許多客運,柯南看太多的後遺症就是一直想像自己隨時會被拖進車子裡... 哈哈哈這位小姐真的想太多
到了門口之後侍者非常有禮貌的請進,我實在太不好意思說"請等一下,我想要拍照!",所以沒有門口的照片~~~我臉皮怎麼這麼薄阿... 歡迎大家上德朗FB看~門口真的難找,可以注意是在一家免稅店對面。
德朗是維多利亞建設之下的餐廳,但是跟美麗華旁的維多利亞酒店完全無關喔,大家不要跟我一樣誤會了哈哈。德朗原是用來招待客人的會所,後來哥哥帶姊姊、弟弟帶妹妹、阿公揪阿嬤這樣介紹之下傳開,越來越多人詢問用餐與訂位,老闆就決定開放,結合建築美學和米其林級餐點。
坐位好美!一看到沙發上有大大軟軟的抱枕就想用力躺上去(到底哪來的野孩子..)。那天我們有七的人一起用餐,所以位置看起來比較壅擠,其實不會喔,還是很舒服。
兩人用餐的話也是獨自擁有一大張桌子~不想做對面也可以請德朗幫忙換成同一邊。真是很貼心~
最貼心的還不是換位,換位有什麼難,願意的話餐廳都是可以幫忙的。最貼心的是,我先到餐廳等大家來,因為鼻子過敏的關係只要環境溫度改變就會打噴嚏,旁邊的侍者看到了便幫我把裝冰水的杯子收去,換了一杯熱檸檬水給我,還跟我說剛剛我進來就打噴嚏,今天就喝溫開水吧。...我想賓至如歸就是這樣... How warm they are.
桌上已經有很完整的西餐餐具,最標準的就是從上面開始的麵包刀、還有左右的刀叉,由外往內用,所以用右邊來打比方的話就是前菜刀湯匙主餐刀。我是以前看小百科學的哈哈哈,應該沒有記錯:P
餐巾上也有德朗DE LOIN的D。在門口找不到的話也是特別注意這個符號,就可以了~
那天我們有兩種菜單可以選,因為對蝦蟹過敏,所以我吃的是沐宴。
德朗非常有心,一年會安排四次的米其林饕星之旅,拜訪世界各地的米其林一星至三星級餐廳,與當地廚師做一段廚藝與心靈的交流,再把其精隨帶回德朗的料理之中。而這次的是結合日本懷石料理與法國料理。
首先上麵包配的奶油,這奶油香而不膩,大家都不知不覺的伸手去挖他,哈哈哈哈真的很好吃,抹上麵包更加分!
麵包有兩到三種,先上的是法國小麵包。麵包外表對我這個鋼牙人來說有點偏硬,不太敢啃,超怕啃了牙套小豆豆噴出來,阿不是很糗嗎哈哈哈哈!
一撥開就聞的到蕩蕩的麵粉香~抹了奶油多想迫不及待的塞進嘴,但是身在優雅的餐廳,舉止還是收斂點才好,哈哈哈哈真的是野孩子~
第一顆還來不及拍照就被用力的吞下肚了,這張照片是大家續了第二次才有想到要拍下來~ 之前有聽朋友說過,麵包撥開來若是洞的大小不一,就表示是天然酵母發酵,味道濃郁也健康。
只續一次當然不夠阿,我們這麼愛麵包的人,一定是要再續一次,再續一次... 聽經理說最高紀錄有人吃了二十顆,是個高中男生,而且整個套餐吃完還不太飽。二十!!!我要是吃二十顆肚子準爆開哈哈XD
第二顆都還沒吃完,聽到有另一個口味,也就是佛卡夏,馬上舉手說我也要~~~哈哈哈哈,佛卡夏比起前面那顆比較鬆軟有彈性,可以沾湯吃~
這個..我忘記全名了,但我記得上面是烤培根片、下面是荸薺??哈哈哈哈真的忘了拉,最近腦袋真的很不好使... 培根片很薄,烤的香酥脆。
小龍蝦天麩羅鱈場蟹搭配芥籽醋酸野菜
好長的名字,哈哈哈,因為前面有聽到我不能吃蝦蟹,所以我的這盤沒有小龍蝦~只有滿滿的野菜。有黃瓜、甜椒、黃綠節瓜和紅蘿菠,最邊還有灑上陳年白酒醋。最後面那球白白的WASABI冰淇淋是這盤的亮點!把野菜和WASABI冰淇淋一起吃,吃的到野菜的鮮甜、再搭配WASABI微嗆細緻的口感,怎麼前面就這麼好吃,吃光光等等吃不下怎麼辦Q__Q
有小龍蝦版的前菜。
爐烤鮮筍風味湯佐鴨肝燉煮甘藍
重視季節感及食材本身原味是日本飲食文化一大特色,主廚找了屬於台灣夏季食材的綠竹筍做為湯底,看似濃厚,其實嚐起來很清爽~好!!
鴨肝上面的葡萄柚醬是用紅酒醋燉煮過的,讓鴨肝吃起來不會太膩口,好愛阿~~喜歡吃內臟(豬肝、雞拂之類的一定會喜歡)
上了之後才淋湯,會有一種"哇~"的感覺,哈哈哈哈我真的好容易滿足喔。鴨肝和竹筍好像在獨木舟,好可愛唷!綠色馬齒莧的是竹筏阿哈哈哈哈哈~~
鳳梨檸檬冰沙
上面的是風乾的牛奶鳳梨片,平均每三片就會有一片不夠完美,不能拿出來招待,真的是用心良苦的鳳梨哪~下面是自製的檸檬Sorbet(雪貝),洗去口中殘留的味道,留一個位置給主餐。
咬一口薄薄的牛奶鳳梨片配上檸檬Sorbet,酸酸甜甜的滋味湧上心頭(我絕對沒有要說什麼初戀的滋味XD),黃澄澄鳳梨花讓我想起了紐西蘭草原上的小黃花,一樣的溫暖感覺。
香蔥牛髓和牛腹肉搭配馬倫戈風味
「讓主廚嚐過即念念不忘的野生山葵葉,完整了牛腹肉的口感。日式料理中最常見的綠,只需一抹,就讓佳餚滿溢日式風味。」
這是德朗的文宣,我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具來形容這盤的美,只好借用一下他們詞,真的該回去好好讀國文了。
沐宴有兩道主餐可以選,豬與牛(好像台灣國語的雞與牛哈哈哈哈),雖然經理一直推薦黑蹄豬,但是一聽到有"聽起來就很軟嫩"的牛腹肉,心就像放了暑假的小孩一樣,回不去了阿~~~
牛肉層層去筋,保留肉的鮮嫩口感卻又不會過爛。最喜歡外層咖啡、內裡酒紅帶點汁的牛肉,光用看的就好享受,想像已經吃到他感覺。(以為現在是在望梅止渴嗎小賊?!)
小小一粒一粒的是牛骨髓,配上細小的香蔥、馬倫戈風味醬、肉、wasabi(沒有拍到...),層層不同的口感刺激味蕾,尤其是牛腹肉的鮮甜在口中奔放,我以為有紅色的龍在天上飛!!!哈哈哈真的是很浮誇的人!
首圖的紫蘇花是可以吃的,但是我不敢也不捨,擺在那邊好有點綴的功效,忍不住幫她拍的好多照。
甜點
使用當季水果,利用分子料理手法把水果的滋味鎖在小晶球之中,一次品味多種口味。
噗,從前菜可愛到甜點,這樣對嗎,怎麼可得吃下去,還灑了小小一片金箔。
小晶球放進嘴裡輕咬,這是我第一次吃分子料理,原來他在口中爆開是這樣的感覺,好像在抽獎,完全不知道下一步會怎麼樣。我記得有葡萄、橙、椰子???哈哈哈哈~
因為太可愛又想回味爆破晶球的緣故,不知不覺得把它吃光光...
眼尖發現旁邊的麥穗被製成爆米花,少女心都快被融化了,好想拿起來帶回家插著。撥一顆下來吃,與燕麥的味道相差不遠。
蛋白霜粿糖?很硬,鋼牙人好難咬,也偏甜。但他身旁的小餅乾(請往上拉一下)淺淺的甜,有點特別的軟餅乾,很好吃。
餐後與茶或咖啡一同附上的酥胸馬卡龍,每天都是不同口味,今天是我最愛的抹茶。不會太甜膩,搭配無糖伯爵紅茶很不錯。
吃完到處看了一下,順便上了廁所(真的好順便喔哈哈哈),裡面怎麼這麼美,好大一間,連廁所都是很舒服的環境,還有歐舒丹的護手霜,難怪每個人回來都有熟悉的香味。
廁所外有一面牆很特別,低調的奢華,是黑色的馬毛!摸起來很軟,跟摸馬的感覺很不一樣。
廢話,牆上的毛當然有經過處理阿哈哈哈,還以為會有熟悉的粗粗感覺XD
另外也有一桌在旁邊,有種在自己家吃飯的感覺,旁邊是沙發 像客廳,廁所在門後,酒窖在對面。
大家知道他是誰嗎?
我好孤陋寡聞,這麼愛吃、愛看網誌,今天才知道他。他是法國廚神Paul Bocuse。
據說里昂有店是專門賣Paul Bocuse的系列商品,可見他在法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如何崇高。
德朗的主廚Gordon 陳宣達,曾任職於香港L'atelier de joel robuchon,並向Paul Bocuse學習。就連耳熟能詳的酥皮濃湯的吃法也是Paul Bocuse發明的。
同場加映:
德朗另一套餐-京藏的幾道菜。
茵陳龍蝦佐龍蔔百合搭配酥炸黃菇龍蝦
蝦蟹過敏,所以我沒有吃這道龍蝦,但我竟然有吃龍蝦球,因為旁邊的朋友吃了一口竟然說,這值得腫起來!(我過敏嘴巴會腫喉嚨發癢,阿大家應該也是想看我多快過敏吧哈哈哈我也真敢吃)
味道濃郁的熱熱龍蝦球一口咬下,請小心,它可是會爆漿,一不小心會噴滿桌。
「以建築元素──教堂中色彩繽紛的馬賽克玻璃為發想概念,結合日式常見的抹茶紅豆甜點,作出這樣一道顏色亮麗、可
愛的甜品。」
難怪,看這個糖片越看越眼熟,原來是馬賽克玻璃糖片,有焦糖、椰子、開心果、甜菜根、巧克力五種口味,但我只吃了一小口巧克力,很不錯不會太甜。
金黃色的就是抹茶紅豆球,裡頭有顆顆紅豆和滿滿抹茶內餡,還來不及拍就被吃下去了拉哈哈哈~
白色的荔枝枝香茅冰沙搭配黃金臻果好好吃阿~清爽的冰沙是我的菜~~~
這次的用餐經驗真的棒,東西好吃服務貼心環境優美,沐宴和京藏兩個套餐都是視覺味覺雙重享受,如果還有機會當然還要再去拜訪。其實我已經偷偷在心裡打主意,11月生日要帶全家來這呢~

不管是約會談公事求婚慶生,德朗都會是很好的選擇,雖然有些套餐會被覺得不便宜,但是實際吃了之後才會了解他是真的值得的,而且值回票價。
哀呀,是說半夜打這個文,打的我肚子好空虛阿~哈哈哈~
附上德朗的資訊唷,有興趣的不用猶豫,吃 就對了!
德朗餐廳 De Loin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ages/%E5%BE%B7%E6%9C%97%E9%A4%90%E5%BB%B3-De-Loin/405578366187376?fref=ts
餐廳位置 │台北市內湖區金莊路98號
聯絡專線 │02-7729-5000
營業時間 │週一 至 週日
中午12:00~14:30 ( 最後點餐時間 13:30 )
晚上18:00~22:30 ( 最後點餐時間 20:00 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留言列表